每日經濟新聞 2023-11-03 03:17:34
每經記者 黃小聰 每經編輯 趙云
2023年是公募基金行業(yè)蓬勃發(fā)展的第25年。
回顧今年前三季度,一方面,公募基金繼續(xù)著增長的步伐,總規(guī)模已經遠超28萬億元。尤其是ETF的大發(fā)展,是今年以來的一大亮點。
但另一方面,《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也注意到,在今年權益市場表現不佳的情況下,諸多老基金業(yè)績持續(xù)低迷,投資者持有體驗沒有明顯改善,而新基金的發(fā)行也格外艱難,或創(chuàng)下近5年來的發(fā)行新低。
此外,今年是公募基金進行重磅改革的一年,尤其是費率的改革,以及浮動費率型產品的創(chuàng)新,或對公募基金的發(fā)展有著深遠的影響。
第十二屆中國(廣州)國際金融交易博覽會上,公募基金展位 視覺中國圖
總規(guī)模28.71萬億元
中基協數據顯示,截至今年8月底,基金管理公司共有144家,其中,外商投資基金管理公司48家(包括中外合資和外商獨資),內資基金管理公司96家;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資格的證券公司或證券公司資產管理子公司12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1家。
以上機構管理的公募基金資產凈值合計28.71萬億元。其中股票型基金約2.85萬億元,混合型基金約4.36萬億元,貨幣基金約12.17萬億元,債券基金約5.18萬億元,QDII(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基金約0.39萬億元。
回看2022年底時,公募管理的總規(guī)模約為26.03萬億元,可見今年前8個月整體規(guī)模增長超過了10%。
再進一步對比來看,截至去年底時,股票型基金的規(guī)模約為2.48萬億元,相當于今年前8個月增長了約0.37萬億元,在A股市場震蕩行情中,依然能夠實現增長并不容易,其中主要的貢獻來自于ETF(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
而混合型基金的降幅就比較明顯,去年底的數據約為5萬億元,相當于今年前8個月的規(guī)模縮水了約0.64萬億元,這主要是因為市場震蕩調整,部分投資者選擇觀望。
這種避險的情緒從貨幣基金的增長也可以看出,去年底還只有10.5萬億元的貨幣基金,到今年8月底時,又增長了約1.67萬億元,占比超過了42%。
同樣出現明顯增長的還有債券基金,去年底時規(guī)模約為4.27萬億元,今年前8個月也增長了約0.91萬億元。
ETF規(guī)模近兩萬億元
從這些規(guī)模變化可以明顯看出,在權益市場賺錢效應并不突出的情況下,不少投資者選擇了貨幣基金和債券基金。
但今年權益產品也不是沒有亮點,今年最大的亮點要數股票型ETF,Wind(萬得)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上交所ETF市場總市值約1.25萬億元,其中被動指數型和增強指數型ETF的資產凈值約為8039億元。
而截至今年10月19日,上交所ETF市場總市值約1.49萬億元,其中被動指數型和增強指數型ETF的資產凈值約為1.02萬億元。相當于不到10個月時間,被動指數型和增強指數型ETF增加了約0.22萬億元,這還是在市場處于調整中實現的增長。
再看深交所方面,截至2022年12月底,深交所ETF市場總市值約3659億元,其中被動指數型和增強指數型ETF的資產凈值約為2876億元。
另外,截至今年10月19日,深交所ETF市場總市值約4668億元,其中被動指數型和增強指數型ETF的資產凈值約為3692億元。相當于不到10個月時間,被動指數型和增強指數型ETF增加了約816億元。
累計來看,截至今年10月19日,上交所和深交所的ETF,累計規(guī)模已經達到了約1.96萬億元,接近2萬億元。
新發(fā)基金或創(chuàng)近5年新低2023年的新基金發(fā)行,可能是近5年來最為艱難的一年。
在經歷了2020年全年發(fā)行破3萬億元,以及2021年全年發(fā)行接近3萬億之后,2022年新基金發(fā)行開始大幅下降,2022年全年新基金發(fā)行降至約1.48萬億元,接近2021年的一半。
而截至2023年10月19日,今年新成立的基金規(guī)模僅有約7955.87億元,低于2022年同期的1.14萬億元,更是遠低于2021年同期的2.36萬億元。
雖然今年還有2個多月時間,但從目前的發(fā)行成立節(jié)奏來看,很可能創(chuàng)下近5年來的發(fā)行新低。
具體到各類產品上,跟去年同期對比,都有一定的差距,比如股票型基金,截至10月19日,今年發(fā)行成立的規(guī)模約1048億元,低于去年同期的1218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新基金發(fā)行到目前為止還未出現百億基金,還有不少新基金都是以發(fā)起式的方式成立。此外,今年在市場低迷時,不少基金公司出手購入旗下的權益新基金。
改革、創(chuàng)新同步推進
費率改革,算得上今年公募基金最大的改革。今年7月,監(jiān)管表示將通過六大舉措助力費率改革,包括:堅持以固定費率產品為主;推出更多浮動費率產品;降低主動權益類基金費率水平;降低公募基金證券交易傭金費率;規(guī)范公募基金銷售環(huán)節(jié)收費;完善公募基金行業(yè)費率披露機制。
隨后,記者注意到,基金公司紛紛將主動權益類基金的管理費率、托管費率統一降至不超過1.2%、0.2%。此外,新注冊產品管理費率、托管費率分別不超過1.2%、0.2%。
在產品創(chuàng)新方面,8月份,三大類型浮動費率產品正式獲批,第一類是與規(guī)模掛鉤的浮動費率產品,第二類是與業(yè)績掛鉤的浮動費率產品,第三類是與持有期掛鉤的浮動費率產品。
此外,今年的ETF產品進一步豐富,并且審批速度加快,科創(chuàng)100ETF、中證2000ETF、信創(chuàng)ETF、黃金股ETF等諸多ETF產品申報后,都在較短時間內獲批。
而在REITs方面,今年也有不少新的變化,比如近期新增了基礎資產范圍。具體而言,2023年10月20日,證監(jiān)會對《公開募集基礎設施證券投資基金指引(試行)》第五十條進行適應性修訂,將公募REITs試點資產類型拓展至消費基礎設施,自發(fā)布之日起施行。
清盤數同比增超35%
2023年,公募基金在產品數量和規(guī)模繼續(xù)增長的過程中,“優(yōu)勝劣汰”的步伐也在加快。
截至10月19日,wind數據顯示,今年已有214只基金清盤,其中股票型基金55只,混合型基金109只,債券基金34只。
而去年同期清盤的基金數量為159只,相比較而言,清盤基金數量同比增加了約35%,主要的增加來自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債券型基金清盤數量反而是下降。
尤其是指數型產品,在行業(yè)競爭不斷加劇、細分品類不斷豐富的背景下,一些非熱門主題的產品難以支撐下去,即使是一些熱門主題的產品,在權益市場表現不佳的情況下,由于布局沒有先發(fā)優(yōu)勢,也難以吸引到投資者的持續(xù)關注。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市場上已有不少基金的規(guī)模低于5000萬元,徘徊在清盤邊緣,不過有不少基金都選擇了召開持有人大會希望能夠持續(xù)運作。
總的來說,2023年截至目前,在權益基金表現不佳的情況下,公募基金在規(guī)模增長、產品存續(xù)、投資者獲得感提升等多個方面都感受到了壓力,不過從過往長期的表現來看,公募的投資管理能力依然值得投資者期待。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