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7-13 08:42:59
每經編輯 杜宇
隨著ChatGPT成為火爆全球的現(xiàn)象級應用,引發(fā)了人們對于人工智能的思考。
據光明網,7月11日,湖北武漢。網傳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平臺“蘿卜快跑”無人駕駛網約車在街頭罷工,造成當?shù)亟煌〒矶隆?/p>
12日“蘿卜快跑”工作人員稱,遇到這種情況可以提供車輛信息給工作人員,會及時處理,持續(xù)優(yōu)化車輛技術。
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此前,李彥宏表示蘿卜快跑在武漢已實現(xiàn)了7x24小時全天候運營。在武漢搭乘蘿卜快跑,10公里的路程車費為4元—16元,普通網約車為18元—30元。有媒體報道稱,蘿卜快跑在武漢市的無人駕駛訂單量單日單車峰值超20單,已與出租車司機平均日訂單量相近。
面對蘿卜快跑的智駕,一些網友認為:無人駕駛,是真的好,不拒載,不繞路、不坑人,還不用看司機臉色,關鍵還便宜。
因為武漢的蘿卜快跑遵守交通規(guī)則,被人稱為“馬路判官”,只要無人駕駛能拿下武漢的路況,就能輕松拿下全國的路況。
但還有一些網友認為:本來現(xiàn)在網約車市場就已經飽和了,低價的蘿卜快跑更是搶占了市場。
也有不少的網友擔心:AI的普及會不會搶占普通人的就業(yè)。
7月13日,話題#孟晚舟建議不要選和機器競爭的職業(yè)#沖上熱搜第一。
據《每日經濟新聞》此前消息,2016年,孟晚舟在演講中曾表示,她建議兒子一定不要選擇和機器競爭的職業(yè)。未來社會需要什么樣的人才?在孟晚舟看來,人工智能唯一無法完全替代的領域就是人類的智慧。“所以,我跟我的兒子說,永遠不要選擇與機器競爭的職業(yè),你根本不是它的對手。”孟晚舟說,工業(yè)革命,人類做不了的事情由機器承擔;信息革命,人類做得了的事情,也將由機器承擔。
孟晚舟(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在孟晚舟看來,未來社會,一個人的思辨和提問能力也非常重要。“在信息技術的幫助下,知識將非常容易獲取,與獲取答案相比,思辨和提問的能力將顯得尤為重要。”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視頻截圖
5月7日,有“OpenAI之父”之稱的OpenAI首席執(zhí)行官薩姆·阿爾特曼(Sam Altman)在布魯金斯學會關于人工智能和地緣政治的專題討論會上發(fā)出警告,稱人工智能對經濟的影響力可能被大大低估了。
消息一出,網友們也炸開了鍋,危機感這不又來了!有網友說:“說實話,阿爾特曼說這話,可有點嚇人!”
但也有部分網友保持冷靜態(tài)度,表示:“這個影響肯定不小,但也不見得都是壞事。關鍵是,咱們得提前做好準備,自動化會越來越普遍,而對傳統(tǒng)工作的需求會大大減少,肯定會帶來社會規(guī)則的大變動。”
還有部分網友對此十分樂觀,認為自己不會被AI所替代,說:“我對這事兒并不太擔心,畢竟我自認為能力還算不錯!而且盡管人工智能發(fā)展迅速,但它實際上也還只是個剛學會走路的小孩。”
在布魯金斯學會關于人工智能和地緣政治的專題討論會上,阿爾特曼說道:“我現(xiàn)在最擔心的事情是,社會經濟變化可能會產生什么樣的變化,這種變化速度和幅度是怎么樣的,以及會產生什么影響。”
阿爾特曼指出,與去年相比,今年圍繞人工智能對經濟影響的討論有所減少。 他說,如果人們不重視這些潛在的問題,他很擔心未來會發(fā)生什么。
薩姆·阿爾特曼在布魯金斯學會關于人工智能和地緣政治的專題討論會上發(fā)表看法 圖片來源:截圖于Youtube
阿爾特曼說道,“GPT- 4并沒有對經濟產生巨大的、可察覺的影響,所以人們就覺得說:‘哦,好吧,是我們之前焦慮過度了,這完全不是個事’,而我擔心的是,人們對這個問題的重視程度不夠,AI的經濟影響力,其實一個非常非常巨大的問題。”但當被問及為何他認為AI會成為一個巨大的問題時,阿爾特曼并未立即作出回應。
但并非所有職場人士都將人工智能視作威脅。一些對此持樂觀態(tài)度的人認為,掌握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能夠讓員工高效地節(jié)省時間,提升工作效率,從而提供個人晉升機會,有助于增加收入。
盡管如此,阿爾特曼表示,他仍對人工智能在勞動力市場上的潛在影響感到擔憂。去年,在接受CNBC采訪時,他曾表示自己對ChatGPT“略感惶恐”,警告稱,這一技術可能會“淘汰”許多工作崗位。
最新研究結果表明,AI可能會對經濟產生顛覆性的影響。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今年1月發(fā)布的一項研究表明,AI可能對發(fā)達經濟體中約60%的工作崗位產生威脅。據IMF分析,近乎半數(shù)的工作可以實現(xiàn)自動化,這可能會導致招聘人數(shù)減少和工資下降。與此同時,麥肯錫(McKinsey)在其2023年7月發(fā)布的報告顯示,到2030年,美國或將有近1200萬勞動者面臨職業(yè)轉型的挑戰(zhàn)。
知名投行高盛的JanHatzius分析師團隊也在其2023年3月發(fā)布的研報中指出,若生成式AI能夠實現(xiàn)其所承諾的能力,勞動力市場可能將面臨巨大的沖擊。美國目前近三分之二的職業(yè)崗位面臨著自動化的威脅,其中,生成式AI的快速發(fā)展或將導致四分之一的工作崗位迎來根本性變革。高盛估計,大約7%的勞動力面臨完全失業(yè)的風險,但他們中的大多數(shù)能夠在稍微低產出的崗位上找到新工作。此趨勢跨越國界,預示全球范圍內,或將有高達3億全職崗位步入“智能化轉型”的新時代。
盡管自動化浪潮洶涌,高盛研究團隊在報告中積極展望,強調AI帶來的“崗位重構”不僅限于替代,更在于創(chuàng)造。歷史經驗與數(shù)據分析均表明,新興技術在淘汰舊有崗位的同時,也將催生大量全新職業(yè)機會,成為維系并推動長期就業(yè)市場繁榮的重要一環(huán)。
報告還進一步指出,生成式AI作為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預計將在接下來的十年間,為美國勞動生產率的年均增速貢獻約1.5個百分點,其廣泛的經濟影響力更可能將全球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年增長率推高至7%。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光明網、每日經濟新聞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