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1-13 20:36:47
◎WIND數據統(tǒng)計顯示,2021年12月,共有84家上市公司再融資項目成功落地,其中包括67家公司的非公開增發(fā)、16家可轉債和1家配股,合計再融資金額達2005.38億元。相比11月份的2256.16億元,這一募資規(guī)模略微下降。
◎2021年12月的再融資項目亮點頗多,一個重要表現就是創(chuàng)下了多項紀錄,包括A股市場消費行業(yè)規(guī)模最大定增項目、史上最貴定增項目、年內最大規(guī)模單只可轉債紛紛于本月落地。2021年熱門的鋰電、光伏等板塊股價近期出現回調。受此影響,多家2021年12月份實施定增的企業(yè)股價徘徊在跌破定增發(fā)行價的邊緣。
每經記者 陳晴 每經實習編輯 楊夏
2020年2月,A股再融資新規(guī)正式落地,此次政策修改包括精簡發(fā)行條件、松綁非公開發(fā)行制度、給予上市公司更大空間等方面。
2020年7月,證監(jiān)會、上交所也分別發(fā)布了針對科創(chuàng)板上市公司的再融資新規(guī)。這些新規(guī)實施以來,上市公司再融資熱情逐步上升,市場活躍度明顯增加。
截至目前,A股上市公司再融資的途徑包括增發(fā)(公開或非公開)、配股、發(fā)行可轉債、發(fā)行優(yōu)先股等。從2021年3月開始,每日經濟新聞再融資月報按照上市公司市值、募資總金額、投資者關注度等指標,選出重要性為4星及5星的上市公司再融資項目詳細評述。
WIND數據統(tǒng)計顯示,2021年12月,共有84家上市公司再融資項目成功落地,其中包括67家公司的非公開增發(fā)、16家可轉債和1家配股,合計再融資金額達2005.38億元。相比11月份的2256.16億元,這一募資規(guī)模略微下降。
2021年12月的再融資項目亮點頗多,一個重要表現就是創(chuàng)下了多項紀錄,包括A股市場消費行業(yè)規(guī)模最大定增項目、史上最貴定增項目、年內最大規(guī)模單只可轉債紛紛于本月落地。
亮點紛呈的同時,參與其中的投資者可能也有些忐忑。這主要是因為,2021年熱門的鋰電、光伏等板塊股價近期出現回調。受此影響,多家2021年12月份實施定增的企業(yè)股價徘徊在跌破定增發(fā)行價的邊緣。
數據來源:Wind
2021年12月份的定增市場,有兩筆定增實際募資規(guī)模達到百億元以上,這分別是冀東水泥136.23億元和伊利股份120.47億元的定增。其中,伊利股份的120億元定增,是A股市場消費行業(yè)規(guī)模最大定增項目。
此次伊利股份定增的發(fā)行價格為37.89元/股,引來了53家機構投資者參與申購,最終獲配發(fā)行對象共計22名,高毅、高盛、巴克萊銀行和摩根大通等知名機構都赫然在內。
為何這些知名機構均青睞伊利股份?近日,乳品行業(yè)分析師宋亮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分析了三方面原因,首先,在宏觀經濟低迷、消費不振的情況下,整個食品行業(yè)的熱門投資機會不多,而伊利股份體量大、盈利性也不錯,給予了投資者信心;第二從伊利股份定增募集資金的投向來看,基本圍繞著嬰兒配方奶粉等高增長潛力和高附加值產品的產能布局,前景比較廣闊;第三,此次定增之后,預計將進一步提升伊利的盈利能力,利好公司未來股價表現,對于投資者來說將是比較好的投資機會。
財務數據來看,2021年前三季度伊利股份表現不錯:實現營收846.74億元,同比增長15.1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9.44億元,同比增長31.87%。
值得注意的是,伊利股份本次定增募集資金加碼主業(yè)之外,也將投入2.70億元布局礦泉水領域。就此,宋亮分析,伊利跨界礦泉水領域有三方面優(yōu)勢,而這也是快消品發(fā)展的關鍵要素,即伊利具有強大的品牌塑造能力;已實現了線上線下的全渠道覆蓋;以及伊利具有良好的營銷和宣傳能力。
2021年12月的定增市場中,鋰電產業(yè)是重頭戲:募資規(guī)模排行前十的項目中,國軒高科、中偉股份和當升科技等三家公司均是鋰電產業(yè)相關公司。
其中,國軒高科以19.01元/股的價格向大眾中國非公開發(fā)行3.84億股,合計募集資金73.03億元。此次發(fā)行完成后,大眾中國成為國軒高科名義上的第一大股東,但因為大眾中國承諾放棄部分表決權,李縝及其一致行動人仍為持有公司第一大表決權的股東。
為何國軒高科會深度綁定大眾中國?記者注意到,隨著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增加,動力電池成為各大車企產業(yè)鏈布局的關鍵;而在動力電池行業(yè)競爭加劇的現實下,國軒高科2021年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下滑20.45%,扣非凈利潤甚至虧損1.73億元。
2021年12月份,中偉股份和當升科技兩家企業(yè)實際定增募資金額分別為50億元和46.45億元。其中,中偉股份定增獲得了中歐基金、農銀匯理基金、景順長城基金、景林資產、中信里昂資產等知名機構的參投;而當升科技定增,除“國家隊”國新投資參與認購外,也受到匯安基金、南方基金、財通基金、諾德基金等公募追捧。
值得注意的是,鋰電板塊近期股價不振。根據WIND數據統(tǒng)計,自2021年12月至2022年1月12日的一個多月時間,79家鋰電池相關上市公司中,70家股價遭遇下跌,且有23家公司股價跌幅超過20%,57家跌幅超過10%。
這種情況下,近期的國軒高科、中偉股份和當升科技三家企業(yè)股價也大幅回調。雖然中偉股份和當升科技股價于1月12日大漲,但截至12日收盤仍然低于定增發(fā)行價。
對于鋰電板塊近期大跌的原因,聯(lián)儲證券總裁助理尹中余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分析認為,一方面是鋰電板塊前期累計漲幅太高,有回調壓力;另一個原因則是新能源政策補貼的退坡。
2021年12月31日,財政部等四部門聯(lián)合發(fā)布了《關于2022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及補貼方案。2022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在2021年基礎上退坡30%,2022年12月31日后上牌的新能源汽車,將不再給予國家補貼。
2021年12月份的定增項目中,邁為股份頗引人關注。因為高達645元/股的發(fā)行價格,邁為股份28.12億元的定增被市場稱為“史上最貴”定增。盡管如此,邁為股份此次定增仍然遭遇瘋搶,共166家機構及個人投資者遞交認購意向書,最終14家獲得配售。
為何邁為股份如此高價定增仍然獲得資金青睞?資深投行人士王驥躍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對于投資者來說,絕對價格的高低并不重要,定增獲得資金青睞,主要原因是市場看好公司未來。
早在此次定增前,2021年初邁為股份已實施過一輪定增。上一輪定增中,邁為股份以120.7元/股的價格向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一致行動人周劍和王正根增發(fā)504萬股。
2021年,邁為股份股價一路走牛,最高曾經達到804元/股。上述二人也獲得了豐厚的回報。那么,新一輪的定增中,投資者是否也能大賺一番?
近日的邁為股份股價有所回調,時至1月12日以522.2元/股報收,相比邁為股份645元/股的定增價格低了大約19%。這也意味著高價參與邁為股份2021年第二次定增的多家機構被套。
邁為股份股價的下跌不是特例。根據WIND數據統(tǒng)計顯示,自2021的12月1日至2022年1月12日的一個多月時間,65家光伏產業(yè)上市公司中有56家公司股價下跌,其中跌幅超過10%的有43家,跌幅超過20%的有22家。
對于光伏板塊股價的下跌,尹中余分析,一方面可能也是因為前期股價累積漲幅較高,有回調壓力;另一方面,眾多玩家進場擴產后,市場可能對于新一輪的產能過剩有擔憂情緒。
數據來源:Wind
2021年12月,市場共有16只可轉債完成發(fā)行。其中募集規(guī)模最大的是興業(yè)銀行發(fā)行的500億元可轉債。興業(yè)轉債也是2021年年內發(fā)行的單只最大規(guī)??赊D債,規(guī)模與A股可轉債發(fā)行歷史上最大規(guī)模的“浦發(fā)轉債”齊平。
2021年是銀行發(fā)行可轉債的大年。根據WIND數據統(tǒng)計顯示,2021年共有5家銀行發(fā)行可轉債,合計募資1100億元,這占據了2021年2897.12億元募資規(guī)模的近四成。
數據來源:Wind
配股方面,2021年12月,東吳證券79.99億元(以實際募資總額來計算)的融資也成功落地,此次配股價格為7.19元。值得注意的是,就在2020年,東吳證券曾進行過一次配股融資。當時,該券商以6.8元/股的發(fā)行價計劃完成59.88億元配股募資,實際配股募資額58.51億元。
時隔一年,市場對于東吳證券2021年的配股融資反應如何?根據公告顯示,東吳證券本次配股有效認購數11.27億股,占此次可配股份總數11.52億股的97.86%。
換句話說,東吳證券本次配股的棄配比例達2.14%。從2021年僅有的3家實施配股的券商情況來看,東吳證券配股棄配率最高,另外2家券商的棄配率均不足1%。而在A股2021年實施配股的6家企業(yè)中,這一棄配率也位居第二。
記者注意到,相比配股公告日即12月9日的收盤價9.41元/股,7.19元/股的配股價格大約有24%的空間。就此,尹中余分析,東吳證券配股價格相比于市場價格折價并不太高,對于部分投資者來說可能缺少了一些吸引力。
總結:
作為年度壓軸月份,2021年12月的再融資市場是豐收的。
從再融資總額來看,2021年12月募資規(guī)模合計達2005.38億元。相比11月份的2256.16億元,這一募資規(guī)模略微下降,但在2021年全年仍然位居高位。不僅如此,若刨除11月份的天山股份941.71億元巨無霸式定增,2021年12月份的定增市場相比上月并不遜色。
從定增完成情況來看,2021年12月實際募資1252.48億元,相比預計的募資規(guī)模1313.68億元,實際募資金額大約占預計募資金額的95.34%,整體完成度還不錯。
2021年12月份再融資市場的豐收,與鋰電板塊等熱門賽道受到資金的青睞有關。例如12月實際定增募資規(guī)模排名前十的公司中,有3家是鋰電相關企業(yè)。
當然,從市場表現來看,鋰電、光伏等前期大熱門板塊,近期出現了大幅回落。這對于未來相關板塊企業(yè)的定增融資影響如何?王驥躍認為,近期新能源板塊的整體調整,有政策原因也有市場本身的原因。相對而言,更多是因為市場本身原因,政策只是個導火索。而從企業(yè)融資來說,短期的股價回落并不會影響企業(yè)長遠發(fā)展,企業(yè)未來依然會有融資窗口。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