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9-08 01:36:13
◎張敬偉
9月5日,G20杭州峰會期間,俄羅斯和沙特阿拉伯兩國能源部門負責人表示,他們將聯(lián)手穩(wěn)定石油市場??梢哉f,這兩個分別來自歐佩克和非歐佩克的兩大產油國,已經意識到了全球油價暴跌對產油國財政的危害性,決定聯(lián)合行動。不過,兩國尚未就限制原油產量和結束生產過剩狀態(tài)達成一致。
上述消息傳出后,油價聞風而動,國際基準的布倫特(Brent)原油價格上漲6%,至49.40美元/桶,后因兩國并未就限產落實制定時間表,油價迅速回落至47美元/桶左右。
過去兩年,全球油價下跌超過一半,這讓產油國,無論是沙特為首的歐佩克國家,還是俄羅斯等其他產油國痛苦不堪,惡性競爭的石油價格戰(zhàn)已難以持續(xù)。
面對低迷的全球油價,各種陰謀論也輪番出現(xiàn)。有說是沙特率領歐佩克(OPEC)要和美國的頁巖油爭奪市場主導權;有說是美國和沙特要用低油價打垮俄羅斯和伊朗;還有說是美國利用危機周期逼迫歐佩克和非歐佩克產油國“火拼”以坐收漁利的……由于能源市場歷來與全球地緣政治及經濟密切相關,所以圍繞油價暴跌陰謀論頻出也就不難理解了。
其實,油價下跌的直接原因是,危機周期讓全球市場陷入低迷。隨著工業(yè)生產能力下降,大宗商品價格低迷,油價也難逃商品價格普跌的邏輯。還有,全球能源消費大戶美國開始有了利用新技術開發(fā)的頁巖油,油氣消費不僅可以自給自足,而且還開始輸出石油。此外,另一個原油消費大戶中國,在經濟進入新常態(tài)的背景下,對原油的消費能力也有所降低。
必須指出的是,沙特等歐佩克國家過慣了靠賣石油生存的愜意日子,對于危機周期的油價暴跌缺乏足夠的預判,因而選擇領著一眾歐佩克國家和非歐佩克國家在市場中死磕,在這一輪全球原油零和博弈中,美國憑借著強大的石油技術和國家實力,樂得個坐山觀虎斗。
G20峰會期間,俄沙兩國能源部門負責人發(fā)出的合作限產信息,有助于提振全球原油價格。但是,即使俄沙及所有產油國達成限產協(xié)議,也只能解決原油產量的市場過剩問題,無法讓全球原油價格重回上個經濟周期的過百美元黃金時代。
一方面,原油價格低迷,并非產油國所能主導,而是全球經濟依然處于低迷周期的大環(huán)境所致。2016年即將步入第四季度,IMF已經五次調低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全球主要經濟體還處于艱難的爬坡中。美聯(lián)儲加息預期一再成空,突顯美國經濟復蘇的勢頭動力不足。中國正在進行以“三去一降一補”的供給側改革,去過剩產能是重中之重。經濟新常態(tài)的“L型”走勢,也讓中國這個能源消費大戶的全球吞吐能力短期內難以完全恢復。與此同時,日本和歐洲還處于貨幣政策寬松之中。在此形勢下,國際原油價格和其他大宗商品價格一樣,很難很快走出頹勢。
另一方面,被解除石油禁運的伊朗,作為產油大國,急于提高產量恢復制裁前的市場份額。而低迷的油價,對于伊朗的影響不大,今年4月,伊朗日均產量已高達200萬桶,數(shù)月之內,日均原油產量又開始翻倍,這對本已過剩的原油市場來說,不啻雪上加霜。今年4月,產油國沒有達成限產協(xié)議,就因為伊朗的“不合作”。歐佩克內的沙特和伊朗如何協(xié)調立場,值得關切,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海灣地區(qū)存在著地緣政治紛爭的沙特和伊朗兩國,短期內很難達成原油限產協(xié)議。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頁巖油技術,已經成為原油市場有力的競爭因素。雖然美國在低油價市場下,不得不關閉了很多頁巖油井,但美國在這場全球石油戰(zhàn)中能應對自如。至于其他國家,也都進行著新能源技術的研究。因而,無論歐佩克還是其他產油國,靠出口石油來維持國家財富的時代,可能一去不返了。在后危機時代,產油國應該未雨綢繆,從石油依賴思考產業(yè)的轉型升級,從靠油吃飯實現(xiàn)產業(yè)基礎的夯基固本,探尋新的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之道。
此次G20杭州峰會還有一大亮點,就是世界上碳排放最大的兩個國家,中國和美國(碳排放超過38%)核準了《巴黎氣候協(xié)定》。中美兩國的示范效應,意味著清潔能源時代即將開啟。傳統(tǒng)的化石能源消耗,顯然不合生態(tài)文明的時代要求,可以預見,全球將逐步迎來清潔能源的全球研發(fā)和使用時代。
因而,盡管作為化石能源的原油價格將隨著全球經濟的復蘇將有所抬升,但在未來生態(tài)文明新時代,其價格水平難以提振。換句話說,俄沙聯(lián)手,只能說明產油國不堪忍受價格戰(zhàn),并非全球原油價格重拾升勢的拐點。
(作者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員)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