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8-17 01:24:58
2009年,有“中國迪拜”之稱的海南三亞房價如同被打了雞血一般從每平米8000元飛漲到每平米30000元左右。兩年過去了,國家地產調控政策相繼出臺,當?shù)胤績r卻依然高企。
但今年7月7日才上市的海南最大混凝土生產企業(yè)海南瑞澤(002596,收盤價20.48元)似乎已明顯感受到地產調控政策帶來的寒意,在上市不到一個月后其業(yè)績就已大變臉,凈利潤下滑近三成。
中報凈利同比下降27.59%海南瑞澤此前發(fā)布公告稱,公司上半年實現(xiàn)凈利潤3214.62萬元,同比下降27.59%,每股收益0.32元。報告期內,公司實現(xiàn)營業(yè)總收入3.22億元,同比下降3.46%。
公司對此給出的解釋是:首先,房地產調控政策對公司銷售給房地產項目的產品造成一定的影響,銷量有所下降。
其次,今年上半年受延續(xù)2010年下半年節(jié)能減排指標政策因素的影響,公司生產所需的主要原材料如水泥、礦粉、粉煤灰等的生產企業(yè)為完成節(jié)能減排指標,減少了生產量,造成這些原材料市場供應不足,價格上漲,造成公司采購成本的上漲,導致凈利潤的下滑。
在公司招股說明書中,公司也提供了其“不光鮮”的一季度業(yè)績。
資料顯示,海南瑞澤一季度的主營收入同比減少11.11%,一季度凈利潤為849.65萬元,同比減少16.08%,不到2010年全年凈利潤8583.86萬元的10%。
董秘:業(yè)績下滑受季節(jié)影響此外,公司上市之初董事長張海林就曾指出,未來公司業(yè)績增長主要是由外部環(huán)境和企業(yè)內部因素兩方面決定的。
有業(yè)內人士指出,“從目前來看,這兩方面因素都成為了海南瑞澤這次業(yè)績下滑的直接原因,國家房地產調控政策讓新地產項目建設進度上蒙上‘陰影’,此外,公司上游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然而早期訂單合同價格都已鎖定,只能吃啞巴虧?!?/p>
前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就此事專門致電公司董秘于清池。
他認為“受到國家地產調控政策影響是任何公司都不能獨善其身的,但就海南瑞澤今年二季度的經營情況來看,這并不是公司業(yè)績下滑的主要影響。”
他強調,公司上半年業(yè)績下滑主要還是受一季度季節(jié)性因素的影響,由于今年1月15日到整個2月,工程項目都處于停工狀態(tài)。
其實今年二季度公司業(yè)績已出現(xiàn)拐點,今年二季度和去年二季度盈利水平基本持平。
然而,券商人士似乎對于高層的解讀不太認同。
西部證券分析師謝鵬向記者表示,海南瑞澤本身最獨特的看點在于其受益 “國際旅游島”概念,目前海南樓市處于去庫存化的過程,新的地產項目沒法開工,會直接影響到海南瑞澤下半年的盈利預期。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