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1-27 22:44:12
過去五年間,兩地之間最近的距離是在2022年,GDP相差僅14.36億元,此后在2023年,濟南GDP達到12757.4億元,與合肥拉開差距至83.6億元,總量在萬億城市中位居第19位。同期,合肥GDP總量實現了12673.8億元,位居第20位。而眼下,兩地間的經濟差距又一次回到了20億元以內——濟南2024年GDP13527.6億元,同比增長5.4%;同期合肥GDP13507.7億元,同比增長6.1%。盡管濟南總量領先,但增速比合肥低了0.7個百分點。
每經記者 楊歡 每經編輯 劉艷美
圖片來源:攝圖網_500454137
1月27日,濟南市統計局發(fā)布2024年濟南經濟運行數據。根據市級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4年全年全市生產總值為13527.6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4%。分產業(yè)看,第一產業(yè)增加值440.0億元,同比增長3.6%;第二產業(yè)增加值4519.2億元,同比增長5.8%;第三產業(yè)增加值8568.4億元,同比增長5.2%。
1月26日,合肥市統計局公布信息,根據地區(qū)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4年合肥生產總值(GDP)13507.7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1%。分產業(yè)看,第一產業(yè)增加值343.3億元,增長3.0%;第二產業(yè)增加值4961.2億元,增長8.4%;第三產業(yè)增加值8203.2億元,增長4.8%。
解讀:2020年,GDP萬億俱樂部迎來史上最大的擴容,共六座城市一起晉級,其中就包括了濟南和合肥,彼時濟南的經濟總量領先合肥95億元。作為我國城市發(fā)展中的黑馬,合肥近幾年的經濟增長極其迅猛,當時曾有不少人預測,合肥將會在短期內超越濟南。
從數據上看,過去五年間,兩地之間最近的距離是在2022年,GDP相差僅14.36億元,此后在2023年,濟南GDP達到12757.4億元,與合肥拉開差距至83.6億元,總量在萬億城市中位居第19位。同期,合肥GDP總量實現了12673.8億元,位居第20位。
而眼下,兩地間的經濟差距又一次回到了20億元以內——濟南2024年GDP13527.6億元,同比增長5.4%;同期合肥GDP13507.7億元,同比增長6.1%。盡管濟南總量領先,但增速比合肥低了0.7個百分點。
從細分指標來看,差距主要體現在工業(yè)方面。2024年,濟南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實現增加值比上年增長6.5%;同期,合肥全年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增加值同比增長14.8%,創(chuàng)近3年同期新高。
合肥工業(yè)的增長點之一是新能源汽車,數據顯示,2024年合肥新能源汽車產量突破百萬輛、達137.6萬輛,增長84.5%。相較而言,濟南的新能源汽車產業(yè)是2022年底隨著比亞迪濟南基地一期啟用,才剛剛有機會加入群雄逐鹿,2024年項目產能36萬輛。
事實上,濟南作為經濟第三大省的省會城市,山東對其寄予厚望,曾連續(xù)多年提出“強省會”戰(zhàn)略。去年2月發(fā)布的《山東省新型城鎮(zhèn)化建設行動方案(2024—2025年)》還提到,到2025年,濟南市、青島市經濟總量要在全國主要城市中實現位次前移。
根據濟南市政府工作報告,2025年地區(qū)生產總值增長5.5%左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3%左右;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增加值增長6.5%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合理增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3%左右。
廣東推動生物制造產業(yè)邁上萬億元臺階
廣東省人民政府網站1月26日消息,日前,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fā)布《廣東省加快建設生物制造產業(yè)創(chuàng)新高地行動方案》。當中提出,到2027年,廣東省生物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顯著增強,生物制造全產業(yè)鏈逐步構建,初步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生物制造產業(yè)集群,生物制造產業(yè)總產值達到5000億元左右。到2035年,生物科技和生物制造逐步成為發(fā)展新質生產力的主要動能之一,生物制造產業(yè)總產值邁上萬億元臺階,基本建成全國一流、世界知名的生物制造產業(yè)高地。
合肥都市圈發(fā)展規(guī)劃獲批實施
1月26日,安徽省政府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公布,報告在回顧2024年工作時稱“合肥都市圈發(fā)展規(guī)劃獲批實施。”在此之前,安徽省發(fā)改委在回復省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第596號《關于支持銅陵江北區(qū)域建設加快融入合肥都市圈的提案》的函中也透露,“2024年2月,《合肥都市圈發(fā)展規(guī)劃》獲得國家發(fā)展改革委函復。”
至此,獲得國家發(fā)改委批復或者“函復”的國家級都市圈已經增至16個,分別是南京、福州、成都、長株潭、西安、重慶、武漢、沈陽、杭州、鄭州、廣州、深圳、青島、濟南、廈漳泉和合肥都市圈。
陜西汽車產量全國排名升至第七位
據陜西省工信廳消息:2024年,陜西汽車產量175.4萬輛,同比增長19.3%,高于全國14.5個百分點。其中,乘用車產量159.5萬輛,同比增長22.1%,高于全國16.9個百分點;商用車產量15.9萬輛,同比下降0.4%,高于全國5.4個百分點。陜西新能源汽車產量119.8萬輛,同比增長13.9%,占全省汽車總產量的68.3%。陜西汽車產量全國排名由2023年的第十位升至第七位。陜西省晉級西部地區(qū)汽車產業(yè)集群大省,躋身全國汽車產業(yè)第一梯隊。
廣州市屬國企聯合設立低空經濟產業(yè)發(fā)展公司
據廣州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消息,廣州市國資委、市發(fā)展改革委近期指導相關市屬企業(yè)組成國資聯合體發(fā)起設立廣州低空經濟產業(yè)發(fā)展公司(籌)。該公司將發(fā)揮低空經濟產業(yè)鏈主作用,聯動市屬國企發(fā)揮好各自產業(yè)優(yōu)勢和資源稟賦,加快推動低空經濟產業(yè)集群發(fā)展,培育發(fā)展新質生產力。目前,廣州市屬國企低空經濟產業(yè)鏈涵蓋飛行器制造、低空基礎設施、運營服務和飛行保障、資本運作等多個領域。
2024年全年服務進出口總額75238億元,同比增長14.4%
據商務部消息,2024年,我國服務貿易實現快速增長,規(guī)模再創(chuàng)歷史新高。全年服務進出口總額75238億元,同比增長14.4%。其中,出口31755.6億元,增長18.2%;進口43482.4億元,增長11.8%;服務貿易逆差11726.8億元,比上年減少314.3億元。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保持增長。全年知識密集型服務進出口28965.2億元,增長6.5%。其中,知識密集型服務出口16573.2億元,增長7.4%,個人文化和娛樂服務、電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增長較快,增幅分別為39.3%、12.2%;知識密集型服務進口12392億元,增長5.4%,個人文化和娛樂服務、知識產權使用費增長較快,增幅分別為29.5%、8.7%。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順差4181.2億元,比上年擴大504.5億元。
旅行服務增長最快。2024年以來,旅行服務繼續(xù)保持高速增長,全年進出口達20511.5億元,增長38.1%,為服務貿易第一大領域。其中,出口增長156.8%,進口增長29.3%。
截至1月27日,全國31個省份(不含港澳臺)公布2024年地區(qū)生產總值(GDP)數據。從總量上看,廣東、浙江、湖北、安徽、新疆經濟總量邁上新的萬億臺階。
2024年全國共產生2個GDP10萬億元以上省份,分別為廣東141633.81億元和江蘇137008億元。其中,廣東作為全國首個14萬億省份,已經連續(xù)36年居全國第一。
5萬億至10萬億省份有9個,從高到低依次為山東98566億元、浙江90100億元、四川64697億元、河南63589.99億元、湖北60012.97億元、福建57761.02億元、上海53926.71億元、湖南53230.99億元、安徽50625億元。北京以49843.1億元的成績,距5萬億省份僅一步之遙。
從增速來看,31個省份中,有21個省份跑贏全國,1個與全國持平。西藏的實際增速(6.3%)最快,不過其總量偏小。經濟十強省份中實際增速領先的是江蘇、湖北,增速均為5.8%,其后是山東(5.7%)、四川(5.7%)、浙江(5.5%)、福建(5.5%)。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