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5-24 00:45:39
熊錦秋
最近一段時期,一些首發(fā)限售股解禁、或即將解禁的次新股如第一創(chuàng)業(yè)等出現大跌走勢,筆者認為市場各方對此應予以高度重視,須有效防范次新股泡沫破裂的風險。
以帝王潔具為例,本周該股將迎來1068.37萬股首發(fā)限售股解禁,這些限售股東原始持股成本大多比較低,以目前股價看限售股東賬面浮盈豐厚。市場基于限售股東或有減持可能,在此之前已經提前作出反應。
值得深思的是,為什么市場如此懼怕首發(fā)限售股的減持?這主要是因為這些股票估值過高,過度偏離內在價值。比如第一創(chuàng)業(yè)即使在連續(xù)大跌之后,其動態(tài)市盈率依然高達百余倍,如此一方面首發(fā)限售股東有強烈減持欲望,另一方面其他投資者又缺乏買入意愿,供求關系出現較大變化,導致股價急跌。
再深究一步,此前這類次新股的市盈率之所以能炒到如此之高,正是因為A股市場長期以來過度投機、市場操縱基因所導致。次新股的瘋狂炒作在2015年牛市期間可謂登峰造極:主力不在乎買入新股的初始成本高低,一味地在接盤后繼續(xù)高舉高打、連拉漲停,通過新股高換手率以及股價上下頻繁波動,最后將籌碼倒給散戶,如此操作同樣可以收獲暴利。
這個模式顯然也對之后的新股定位產生重大影響,基于新股存在投機甚至操縱的預期,不少投資者也敢于在新股連續(xù)十幾個漲停板之后還大膽地追入。
要防止第一創(chuàng)業(yè)這樣的次新股在限售股解禁時出現股價崩盤現象,筆者認為可以考慮以下幾個解決辦法:
首先,可規(guī)定新股上市后12個月內流通股股東持股的上限,比如至多持股千分之一。此前證監(jiān)會針對炒作次新股和快進快出手法等惡性操縱市場行為,部署了2017年專項執(zhí)法行動第二批案件。筆者認為,次新股市場操縱離不開主力對籌碼的收集,若限制單個流通股股東持股上限,包括投資者控制的多個賬戶合計持股都不允許超過上限,次新股上市之初的市場操縱行為有望得到根治。
當然,在新股上市一年之后,對單個流通股股東持股的上限可以解除,經過一年時間,市場對上市公司的內在價值基本有了初步了解,估值相對更為理性,再加上此時小限股東持有的限售股也已經解禁,次新股價格還會受到小限持股的壓制,此時市場操縱也有望得到緩解。
其次,可以考慮實行新股裸賣空機制。裸賣空是指投資者手中沒有現成股票,也沒有借入股票,就憑空在市場上賣出,等到交割日之前再買入股票交割。此前美股允許裸賣空,2009年金融危機期間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決定永久禁止裸賣空,裸賣空可能會造成短時間內股票供應突然大增,加大股票市場的不穩(wěn)定性,尤其在市場陷入信心危機的時候更是如此。不過,考慮到A股市場投資者對新股的無腦崇拜和爆炒,裸賣空機制卻可能是對癥特效藥。
目前新股上市后并不會馬上納入融資融券標的,即便納入,可以借到的流通股票也屈指可數,且限售股由于其限售性質、在理論上并不能用來融券,由此目前新股的融券賣空機制處于事實上的缺失狀態(tài)。如果設立新股裸賣空機制,可以規(guī)定新股裸賣空的總額度等于限售股的總量,如此可以控制無限量賣空的弊端。一旦限售股流通,可規(guī)定裸賣空頭寸必須在之后的一年內買股對沖平倉。
其三,應教育引導投資者審慎參與新股炒作。在成熟市場,投資者多會從衡量公司業(yè)績等角度來理性對待新股,炒新熱情并不高,尤其在上市首日都會采取觀望態(tài)度;新股上市后的表現也有分化,有的大漲、有的則跌破發(fā)行價。
然而A股市場則大不相同,新股需要抽簽才能認購,中簽如同中獎,新股上市后投資者只管一通爆炒,哪管今后洪水滔天。從第一創(chuàng)業(yè)等次新股大跌等案例,投資者應該從中汲取教訓,要遠離新股炒作,不要以為限售股解禁還有一段時間,就枉顧個股內在價值斗膽參與。
隨著新股越發(fā)越多,隨著市場流動資金越來越少,如果高位追漲新股,就很有可能成為最后一棒的接棒手,成為市場里的“韭菜”。由此也可倒推到新股申購,即使新股以22.99倍市盈率發(fā)行,也可能高于市場估值水平,同樣要謹慎參與申購。若投資者理性價值投資,如此也會推動市場逐步邁入健康發(fā)展軌道。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