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2017-01-03 11:01:18
進入2016年之后,當春節(jié)檔的觀影高潮過去,中國電影似乎就迅速地進入了一個發(fā)展調整期。票房上漲速度明顯下降,有的檔期甚至出現了近十多年來少見的負增長。這種現象既是對上一年度在互聯網和資本推動下非常態(tài)增長的補償,也意味著中國電影進入了另一個階段。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尹鴻
九局按:
晨放焰火,夜施甘霖,無聲之處聽驚雷。
一場虛驚,三昧真火,風波之中見真章。
我們一起經歷的這一天,會在歷史上寫下一筆。
它的意義也許超過了電影,但我們也看到了中國電影界的急躁、不淡定。
中國電影,你到底慌什么?
還有兩天,2016年就要過去,預計全年電影票房與去年持平,也就是增長率趨近于零。
如果放在世界其他電影市場,這是常態(tài),但在中國,有些不同。
2015年中國電影票房440.69億,同比增長近50%。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電影市場。
不僅如此,過去的十四年,中國電影市場保持了年平均30%以上的票房增長速度。
這是全世界罕見的票房大爆炸。
然而,中國電影的票房奇跡,似乎在2016年終止了。
于是,玻璃心爆裂,恐慌癥發(fā)作。
喧鬧之外,你得知道今天的中國電影到底什么樣。
2015年,由于互聯網+的介入,在大多數傳統媒體感受著寒潮襲來的時候,中國電影卻在IP改編、觀眾群擴展、票房補貼、營銷創(chuàng)新等因素推動下,在2015年增長了近50%。
在那一年高速發(fā)展的同時,雖然也出現了《狼圖騰》《烈日灼心》《解救吾先生》《刺客聶隱娘》《江河故人》等風格各異、品質的電影,但也出現了一部分倫理粗鄙、審美粗俗的影片,叫座不叫好的現象比較突出。
在這種背景下,進入2016年之后,當春節(jié)檔的觀影高潮過去,中國電影似乎就迅速地進入了一個發(fā)展調整期。票房上漲速度明顯下降,有的檔期甚至出現了近十多年來少見的負增長。
這種現象既是對上一年度在互聯網和資本推動下非常態(tài)增長的補償,也意味著中國電影進入了另一個階段。
靠改革帶來的市場紅利,靠互聯網介入帶來的渠道優(yōu)勢,靠資本帶來的利益驅動,開始回歸到依靠電影本身質量的軌道上來。
我稱之為中國電影新常態(tài)。
一、中國電影創(chuàng)作的新常態(tài)。
依靠大IP、依靠高顏值和小鮮肉、依靠炫技、依靠拳頭+枕頭+噱頭席卷市場的時代似乎過去了。
這一年,諸多IP電影,甚至是所謂的“超級IP”電影,盡管在技術上、在視聽奇觀上相當驚艷,但因為缺乏能夠與觀眾溝通的故事、人物、情感,市場效果遠遠沒有達到預期。而仿效前些年高票房類型但卻缺乏創(chuàng)新的所謂“喜劇+愛情”模式,在這一年也被觀眾所忽視??砍醋?、靠營銷似乎再也不能讓一部藝術質量平平的影片“騙取”觀眾的信任。
質量之外的元素,對于電影市場的影響大大降低了。觀眾需要更優(yōu)質的電影成為共識。
《湄公河行動》成了本年度最被觀眾認可的電影之一。大事不虛、小事不拘的真實改編原則,典型的“小分隊孤軍深入”的動作類型片模式,性格化+類型化的人物譜系設置,一絲不茍、精益求精的工匠制作精神,特別是將國家愛人人的現代主題融入人人愛國家的傳統主題之中,使得這部作品能夠在電影市場相對低落的狀態(tài)中異軍突起。
一方面說明觀眾仍然需要優(yōu)秀的主流電影,另一方面也說明中國電影人可以制作出優(yōu)秀的主流電影。這一信號的釋放,會讓更多的電影人意識到,任何急功近利的電影創(chuàng)作模式都是短命的,創(chuàng)作出優(yōu)質的優(yōu)秀的經得起觀眾口碑檢驗的電影,才是中國電影新常態(tài)的核心。
二、中國電影觀眾的新常態(tài)。
前幾年,由于電影市場的急速擴展,大量缺乏電影觀看經驗的“新觀眾”、特別是“網生代”觀眾進入電影消費,“小鎮(zhèn)青年”“網感”“搞笑”“逆襲”等等似乎就成為了電影觀眾的共性。
然而,當觀眾的觀影經驗越來越豐富,他們的觀影訴求也會越來越高,而且他們的觀影多樣性特征也會越來越突出。
從2016年的電影現象來看,所謂的“爆款”“黑馬”電影越來越少,但是分眾化、差異化的電影觀眾卻越來越普遍。
第四代導演吳天明創(chuàng)作的一部手法傳統的紀實風格電影《百鳥朝鳳》,雖然營銷手段超常,但卻在超長的放映周期中,取得了超過7000萬以上的票房成績,這至少說明中國觀眾對非商業(yè)性電影的接受能力在明顯提高。
這一年,包括具有一定表現主義風格的《路邊野餐》《長江圖》這樣的非常小眾的藝術電影,也都獲得了一定的市場空間。雖然從票房成績來看,它們還很難與商業(yè)大片相比,但是就其低成本的投資規(guī)模和小眾的創(chuàng)作定位來說,說明中國觀眾的差異化審美正在形成。
陸川導演的《我們誕生在中國》作為一部紀錄片,創(chuàng)造了超過8000萬的電影票房,年末的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電影版也引起了廣泛關注,這說明繼前一年的《喜馬拉雅天梯》等作品之后,紀錄片正在成為影院電影的組成部分。
在很大程度上,有什么樣的觀眾就會有什么樣的電影。電影觀眾口味提高和差異化,會倒逼電影質量提升和電影產品的多元化。
三、中國電影類型風格的多元化。
香港武打、警匪片,內地喜劇、愛情片,一直是國產電影的支柱。而隨著IP電影的出現,玄幻片開始批量出現。
2016年,既有《美人魚》《孫悟空三打白骨精》《葉問3》《盜墓筆記》《寒戰(zhàn)2》這些主流的商業(yè)電影類型,也出現了《大魚海棠》《搖滾藏獒》等一批具有民族特色和時代風格的動畫電影,還有《七月與安生》《追兇者也》等一批風格獨特、定位準確的中小成本影片。
而《驢得水》這樣根據舞臺劇改編的,帶有荒誕性色彩的諷喻喜劇讓人驚喜,雖然還達不到幾年前的《讓子彈飛》的水平,但它卻使近年來比較低迷的喜劇電影創(chuàng)作從滑稽劇強了不知多少。
就如同批評與自我批評一樣,不讓人出出汗,很難說是真正的現實主義。這既說明電影創(chuàng)作可能具有的包容度,也說明電影人對中國現實的關懷是有表達空間的。
四、中國電影在文化價值的表達上,有所進化。
前一階段的某些國產片,常常過分呈現暴力、情色,過度為搞笑而搞笑,甚至有的影片過度炫耀白富美、高富帥這種病態(tài)價值觀,還有的影片將欺騙、陰謀、急功近利、陽奉陰違奉為至寶,引發(fā)大面積吐槽,但是2016的中國電影在價值觀還是有明顯和自覺的提升。
一些主旋律電影仍然還停留在脫離人性起點和社會語境的高大全教育上,也有主流電影開始將價值起點建立在對個人生命、自由和尊嚴的尊重上,表現人與人的互助互愛,表現人為追求自由幸福生活的努力和奮斗,表現為了捍衛(wèi)人的尊嚴而流血和犧牲。
比如《湄公河行動》這樣的傳統的國家英雄主題的電影,讓英雄具有了個體化的心理動機,更重要的是他們所代表的不是抽象的國家利益,而是代表了國家對中國公民的生命和尊嚴的捍衛(wèi)。
中國電影的這種價值觀傳達,很大眾,也很國際,不可否認,是一個進步。
2016是中國電影小年,好電影跟觀眾的期待還有很大差距,電影人才和電影工業(yè)還任重道遠。但是這種新常態(tài),也蘊含著新的可能。
這兩天的輿論風波,像一面鏡子,折射出業(yè)界、媒體、大眾的種種心態(tài)。從另一個方面說,也是刷新中國電影認知的契機。
(尹鴻,清華大學教授,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文藝九局工作室出品)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