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3-07 01:34:02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楊可瞻 張雨 實習記者 鐘舒
每經記者 楊可瞻 張雨 實習記者 鐘舒
3月5日,美國消費者倡導組織公共利益科學中心(以下簡稱CSPI)發(fā)報告稱,在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的蘇打飲料中發(fā)現高水平化學物質,有可能造成致癌風險。
上述報告稱,新的化學分析發(fā)現,在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健怡可樂和無糖百事可樂中含有高水平的4-甲基咪唑(以下簡稱4-MI),這種物質被認為對動物具有致癌性。另外,由于上述物質包含在用于這些飲料的焦糖色素中,CSPI已向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 (以下簡稱FDA)遞交申請書,要求該局禁止使用氨基亞硫酸鹽著色劑。
對此,CSPI執(zhí)行主管MichaelJacobson解釋稱,“在毫無必要情況下,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讓千萬美國人暴露在一種致癌化學物的風險中。如果飲料公司能夠生產不含致癌物質的著色劑,飲料行業(yè)就應當使用這些改良的著色劑。”盡管如此,FDA發(fā)言人DougKaras認為,“一個人要在一天時間里喝下1000多罐可樂,才能達到研究中所顯示的嚙齒類動物致癌風險的劑量。”
據報道,可口可樂對CSPI的報告回應稱,“研究表明,公司產品中使用的焦糖色不會導致癌癥。微量4-MI存在于大量的食品和飲料中,包括可口可樂。事實上,通常烹飪過程中發(fā)生“褐變反應”就會形成4-MI,甚至在普通人廚房里也會產生4-MI。”
根據CSPI報告,本次所有灌裝飲料都是從華盛頓地區(qū)的商店中購買得來,部分12盎司灌裝飲料中的4-MI水平接近140微克,而加利福尼亞州對4-MI的法定上限為29微克。
如果使用另一種標準來看,本次CSPI報告中的4-MI似乎不足為懼。資料顯示,FDA規(guī)定的焦糖色素中使用的4-MI上限為250ppm(百萬分率)。在投入蘇打水中使用時,焦糖便被稀釋。根據路透社的推算,CSPI報告中顯示的4-MI最高水平僅約為0.4ppm。
昨日 (3月6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聯系一位參與中國食品添加劑、焦糖色(亞硫酸銨法、氨法、普通法)國家標準的起草人,他表示,中國去年著色劑達到38萬噸,焦糖色有36萬噸。由于國內要求4-MI指標略優(yōu)于國外標準,此前被檢測的多批食品添加劑、焦糖色中4-MI水平并沒達到所謂的致癌標準。
記者注意到,CSPI在今年3月5日的報告中透露,百事可樂已展開替代計劃,其已經在美國加利福利亞州率先啟用一種4-MI含量低很多的著色劑,公司計劃未來將在美國其余各州所銷售的產品中推廣該方法。
若百事可樂真如CSPI報告所言使用上述替代方法,其是否可能在美國以外的市場實施同樣的計劃呢?記者就這一問題郵件聯系了百事可樂公關部新聞發(fā)言人繁志敏。繁在郵件回復中,向記者提供了兩份參考資料,分別來自美國食品監(jiān)管部門以及美國飲料協會提出的對焦糖色素并不足以致癌的回應。不過郵件并未對記者所提問題作正面回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